新聞資訊
沉淀硬化型耐熱不銹鋼0Cr17Ni4Cu4Nb/0Cr17Ni7Ai/0Cr15Ni7Mo2Al/0Cr15Ni25Ti2MoVB/GH2132、GH2036、GH1131高溫合金
沉淀硬化型耐熱鋼
早在1934年美同Folog就發明了沉淀硬化型不銹鋼,20世紀40~50年代,馬氏體、半奧氏體沉淀硬化型不銹鋼已用于軍事和民用工業。由于這類鋼在540~650℃范圍內具有較高的熱強性和足夠的抗氧化性,我國和國外標準都把這類沉淀硬化型鋼作為耐熱鋼的重要組成部分。
沉淀硬化型耐熱鋼按其組織可分成馬氏體沉淀硬化耐熱鋼(如0Cr17Ni4Cu4Nb)、半奧氏體(或稱奧氏體一馬氏體過渡型)沉淀硬化耐熱鋼(如0Cr17Ni7AI和0Cr15Ni7Mo2Al)和奧氏體沉淀硬化耐熱鋼(如0Cr15Ni25Ti2MoVB)等。
20世紀40年代,隨著航空燃氣發動機的飛速發展,奧氏體沉淀硬化耐熱鋼也有很大發展。40年代,美國在18-8型不銹鋼中加人鈮、鉬、鈦等元素,提高了這類鋼在500~700℃溫度下的持久強度,其代表鋼種為16-25-6(Fe-25Ni-16Cr-6Mo)。在50年代發現金屬間化合物能使金屬獲得強化,其使用溫度超過750℃。由此開發了一系列金屬間化臺物沉淀硬化奧氏體耐熱鋼。如A-286(相當于我國標準中的0Cr15Ni25Ti2MoVB,或GH2132)。原蘇聯也前后開發эИ395、эИ481、эИ126等以碳化物沉淀和金屬間化合物沉淀的沉淀硬化奧氏體耐熱鋼。我國在20世紀60~70年代也仿制了美國和原蘇聯的一些典型的沉淀硬化蛙氏體耐熱鋼(現列在鐵基高溫合金系列中),如GH2132、GH2036、GH1131等,這類鋼也常稱為“超級合金”或“鐵基合金”。各國的分類情況不同,原蘇聯是放在耐熱鋼中,美國是放在不銹耐蝕耐熱鋼和鐵基合金中,我國則把這類沉淀硬化奧氏體耐熱鋼作為鐵基高溫合金,成為高溫合金的一部分。耐熱鋼標準中的0CrI5Ni25Ti2MoVB,即高溫臺金標準中的GH2132,只是性能、成分要求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