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高強鋼冷軋板七種冷卻方式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3-08-15
?高強鋼性能優良,是新一代汽車材料輕量化首選。 生產中,與普通冷軋板不同高強度冷軋板,必須選擇適宜的冷卻工藝,以確保獲得所學的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目前,冷卻方法主要具體有以下七種:
???? 1.氣體噴氣冷卻(GJC)
????? 20世紀60年代,美國GE、M-R公司研發,其出現相比早期連續退火工藝,冷卻速度大為提高,但相比其它后來開發的技術,冷卻速度還是較慢。
????? 2.冷水淬技術(WQ)
????? 日本NKK于20世紀70年代開發, 是當前應用在連續退火中速度最快的方法。缺點是需增加酸洗和再加熱設備,能耗大,工藝復雜。當前對該工藝的改進為高速噴射高壓水方式,以改進冷卻均勻化性能。
????? 3.輥式冷卻(RQ)
????? 日本NKK于20世紀80年代開發,使鋼帶與內部用水冷卻的銅輥接觸,通過熱傳導來冷卻。優點是冷卻速度較快并可準確控制帶鋼冷卻的終點溫度。缺點是帶鋼、輥子之間存在滑動,會影響帶鋼表面質量,板形控制困難,同時影響輥子壽命。 當前對該工藝的改進為RQ+WQ(冷水淬)、RQ+GJC(噴氣冷卻),以改進板形,提高速度。
?????? 4.高速氣體噴射(H-GJC)
?????? 日本川崎和新日鐵于20世紀80年代開發,與普通氣體噴射相比,H-GJC噴氣速度快而且噴嘴與帶鋼間距離縮短,其冷卻速度比輥冷和水淬小,但冷卻均勻性好,對板形影響小。
????? 5.氣-水雙相加熱冷卻(AcC)
????? 20世紀80年代日本新日鐵公司研發,是在冷卻速度較低的GJC氣相中加入微細液相水(水霧)研發。AcC缺點是水霧和帶鋼直接接觸,帶鋼表面易氧化,需要增加酸洗設備。
????? ?6.熱水冷卻(HOWAC)
?????? 該法是比利時冶金研究中心和比利時Cockerill-Sambre公司于1984年開發,熱水溫度一般在98℃左右,冷卻速度為30-150℃/s。HOWAC通過沉沒輥組的上下移動,使得冷卻終點溫度控制方便,這是冷水淬技術不能實現的。HOWAC缺點是需增加酸洗設備,板形較差。
????? 7.高氫保護氣體噴射冷卻(H2-HGJC)
????? 是歐洲STEIN HEVRTEY 公司近年新發展起來,H2的導熱系數高,是N2的7倍,該法冷卻速度為150℃/s,可以較好實現以相變強化為主的現代高強鋼的連退和熱鍍鋅生產,H2-HGJC冷卻非常均勻,因此冷卻后的板形良好,另外高濃度的H2使帶鋼表面非常潔凈,提高了可鍛性。
????? 七種方法中,與水相關的冷卻方式易使帶鋼氧化,需要后續酸洗工藝,不如氣體噴射效果好,而高氫保護氣體噴射冷卻是幾種方法中,效果最好的冷卻方式。
?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