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恒彈性合金艾林瓦(Elinvar)型合金鐵鎳基鐵磁性恒彈性合金
恒彈性合金
constant elastic alloys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彈性模量幾乎不隨溫度變化的彈性合金,又稱為艾林瓦(Elinvar)型合金。Elinvar為法文élastictéinvariable的縮寫,是“彈性不變”的意思。表征彈性隨溫度變化的物理量有彈性模量溫度系數、切變模量溫度系數等。通常金屬的彈性模量溫度系數約為-10-4℃-1,而恒彈性合金的彈性模量溫度系數約為±10-5~±10-7℃-1(見金屬力學性能的表征)。
法國吉堯姆(C.E.Guillaume)系統地研究了Fe-Ni合金的熱彈性,于1919年獲得了成分為36Ni-12Cr-Fe的恒彈性合金,命名為Elinvar。以后,為了改善這種合金的力學性能,添加了不同的元素,制成各種牌號的鐵鎳基鐵磁恒彈性合金(幾種典型產品的成分和性能見表)。1940年日本增本量進一步制成Co-Cr-Fe系鐵磁性恒彈性合金,如60Co-10Cr-Fe和 28Co-10Cr-23Ni-Fe。為了適應在磁場下工作的要求,60年代后,出現許多無磁性恒彈性合金,一種是逆鐵磁性恒彈性合金(Fe-Mn、Mn-Ni、Mn-Cu系等),另一種是順磁性恒彈性合金(Nb-Zr、Nb-Ti系等)。70年代以后,隨著非晶態金屬材料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非晶態恒彈性合金(如Fe-B、Fe-Si-B、Fe-Zr、Ni-Si-B系等)。這些合金除了具有恒彈性外,還具有熱膨脹系數小、聲衰小、強度高、硬度高、機電耦合系數大等優點(見非晶態精密合金。中國于50年代開始研究恒彈性合金;主要生產鐵鎳基鐵磁性恒彈性合金。恒彈性合金有 Fe-Ni、Co-Fe、Fe-Mn、Mn-Cu、Mn-Ni、Nb-Zr、Nb-Ti系等。恒彈性合金主要用作彈性敏感元件(如壓力傳感器膜片、精密彈簧等),頻率元件(如機械濾波器振子、鐘表游絲等)、延遲線等。
?
彈性模量表征原子間結合力的大小。普通金屬由于原子間結合力隨溫度增加而減小,彈性模量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圖中的AD曲線所示,這是正常彈性行為。在鐵磁性恒彈性合金中,存在很大的自發體積磁致伸縮而使彈性模量減小,這種現象稱ΔE效應。如果一種合金在居里溫度Tc以下,隨著溫度升高,合金的鐵磁性逐漸減弱ΔE效應隨之減小。如圖所示,AD曲線上的B1、B2、B3將分別變到B姈、B娦、B婭,即可以獲得在某一溫度范圍內接近水平的彈性模量-溫度特性曲線,也就獲得了恒彈性。
?
目前大量使用的恒彈性合金,屬于沉淀強化的 Fe-Ni系鐵磁性恒彈性合金。這類合金的綜合性能良好,恒彈性和力學性能很容易通過以下方法予以調整:①添加合金元素。在合金中加入非鐵磁性元素,降低合金的磁性,減少合金的ΔE效應及改變ΔE效應與溫度的關系,從而改變合金的彈性模量溫度系數;在合金中加入強化元素促進相變析出過程,提高力學性能。②熱處理。通過高溫固溶和中溫回火,控制合金中析出相的數量和分布,改變合金基體中的鎳鐵濃度比,從而調整恒彈性和力學性能。③冷變形。使合金產生一定的織構和內應力,并促進相變析出過程,從而改變合金的恒彈性和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