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鈦鈮微合金化滲碳齒輪鋼(20CrMoH/20CrMnTi/20CrMnTiNb)的奧氏體晶粒長大研究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3-07-18
齒輪滲碳通常在930℃左右進行,如將滲碳溫度提高到1000℃可縮短滲碳時間50%以上。因此,1000℃以上高溫滲碳工藝近年來得到了廣泛關注。不過,現有的滲碳齒輪鋼,如20CrMoH,在1000℃高溫下其奧氏體晶粒顯著粗化,疲勞性能降低,不適合高溫滲碳工藝。為此,國內外廣泛開展了適合高溫滲碳工藝的齒輪鋼的研發,重點在齒輪鋼的微合金化技術方面,如含V、Ti、Nb齒輪鋼的研究。筆者對比研究20CrMnTi及添加0.048%的鈮的20CrMnTiNb齒輪鋼的奧氏體晶粒長大規律,探討其在高溫滲碳工藝中的適應性。
昆明理工大學的學者采用熱模擬滲碳方法研究了Ti、Ti-Nb微合金化的20CrMnTi和20CrMnTiNb滲碳齒輪鋼在930~1200℃的奧氏體晶粒長大規律。結果表明,添加0.038%(質量分數,下同)的鈦和0.048%的鈮的20CrMnTiNb鋼中含有鈮和鈦的析出相,其粒子間距為0.361μm;而含0.054%的鈦的20CrMnTi鋼中僅含有較大尺寸的TiN析出相,粒子間距為0.471μm,前者奧氏體晶粒粗化傾向明顯低于后者。20CrMnTiNb鋼經1000℃奧氏體化10h后奧氏體晶粒長大不明顯,且無混晶現象,適合高溫滲碳工藝。
?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