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焊接材料雙相不銹鋼ER2209焊絲熱塑性研究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3-07-11
焊接材料雙相不銹鋼ER2209就合金特性而言與2205型雙相不銹鋼相近,但因在合金成分上有較大區別,其鎳含量由5%左右提高到了9%左右,其組織特性也發生了改變,此材料在鍛造過程中發生鍛造缺陷的情況比較普遍。所以,有必要對其熱塑性進行研究,進而為優化熱加工工藝提供依據。
試驗材料為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生產的ER2209焊絲,試驗內容包括:
1)模擬鍛造過程中不同加熱峰值溫度試驗,確定最佳加熱溫度區間;
2)模擬降溫過程,確定最佳終鍛溫度;
3)比較兩種不同鐵素體含量的重熔錠,研究鐵素體含量對熱塑性的影響。
試驗發現,在700~1000℃范圍內,低鐵素體材料塑性明顯好于高鐵素體含量材料。900℃剛好是2209雙相不銹鋼σ相析出的溫度,在此溫度下幾分鐘內就能析出σ相。σ相是不銹鋼、耐熱鋼等高合金鋼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金屬間相,它是富Cr、Mo、Si及W元素和貧Ni及Mn元素的一種正方晶體結構的金屬間化合物。在雙相不銹鋼中,根據合金成分的不同在600~1100℃處于熱穩定狀態。當雙相不銹鋼持續處于600~1000℃時,其組織中容易析出金屬間化合物(如碳化物、氮化物、σ相等)。這些相的析出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其中σ相析出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種金屬間相,它硬而脆,會顯著降低鋼的塑性和韌性。因此認為,在900℃時塑性最低可能是σ相析出造成的。因而可以認為,隨鋼中鐵素體比例的升高,終鍛溫度應適當提高,并盡可能避免900℃脆性區間。
種種跡象表明:
1)ER2209的最佳塑性溫度區間與鐵素體含量有關。當鐵素體含量約50%時溫度為1100~1250℃;當鐵素體含量約30%時溫度為1000~1250℃;當鐵素體與奧氏體比例接近1∶1時熱塑性區間變窄。低鐵素體含量鋼熱塑性整體優于高鐵素體含量的熱塑性。
2)保溫時間對高溫塑性有較大的影響。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時,該材料的高溫塑性均有明顯的下降。
3)根據降溫段熱塑性規律,當鐵素體比例接近50%時,降溫過程應避免在900℃時停留,即使停留幾分鐘其熱塑性就會明顯下降;而當鐵素體比例降低至30%時,該脆性影響基本消除。
4)在熱加工過程中,鍛軋溫度應根據鋼中鐵素體比例進行設計,對于高鐵素體鋼其加熱溫度和終鍛溫度都要精確控制,其最佳熱加工溫度范圍比較窄。
?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
前一頁:粉末冶金法制備鋁合金釬料
后一頁:緊固件用不銹鋼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