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高強度船體結構鋼EH50
近幾年船體結構鋼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發展,這主要是以新材料的開發和對材料的各項物理化學性能的深入研究、冶煉新工藝的出現和對熱軋板帶和中厚板生產工藝的不斷開發以及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要求為前提的。但是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中厚板生產和工藝水平還較落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等級別船板需大量進口。國內的鋼廠主要生產400MPa以下低合金高強度船體結構鋼,但其產品大多需要輔以熱處理才能合格。另一方面,造船技術的發展,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海洋油氣田的開發,為高強度船體結構鋼的應用開創了美好前景。這就要求鋼鐵工業提供更多高強度、高精度、具有良好低溫沖擊韌性、焊接性能的船板。
不同成分、不同軋制及冷卻制度下的鋼板進行了力學性能測試。軋后直接空冷至室溫的鋼板強度較低,但塑性較好;直接水冷至室溫的鋼板,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低的伸長率;采用水冷至550~650℃,再空冷至室溫的鋼板,具有較好的強度和塑性配合。采用相同的冷卻工藝,碳含量(0.03%)較低的含B鋼和碳含量(0.07%)較高的未含B鋼性能對比,前者具有較高的強度、較低的伸長率和較大的屈強比;對不同冷卻制度對鋼板沖擊性能的影響分析,發現采用直接水冷到室溫的冷卻方式,沖擊韌性較差。采用水冷至550~650℃,再空冷至室溫的鋼板,可以獲得較高的沖擊吸收功。不含B鋼相對含B鋼具有較低的韌脆性轉變溫度,一般約-60℃;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同成分及工藝鋼的軋態組織。發現含B鋼板的軋態組織主要為板條貝氏體、粒狀貝氏體及部分準多邊形鐵素體,不含B鋼的軋態組織主要為針狀鐵素體。各種組織所占的含量與冷卻制度有關。在一定冷速范圍內,隨著冷速的增加,晶粒更加細小,M/A小島也更加彌散細小。在相同冷速條件下,實驗中不含B鋼的組織明顯比含B鋼的細小;綜合以上分析,根據超高強度船體結構鋼的性能要求,采用不含B鋼較合理。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