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7055鋁合金的熱處理與微觀組織研究
? ? 7055屬于A1-Zn-Mg-Cu系合金,它具有比強度高、加工性能好及焊接性能優良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及民用工業等領域。合金顯微組織的微小變化,其性能即可發生大幅度的波動。本文研究不同時效制度處理的國產7055鋁合金的微觀組織。
1? 試樣熱處理及電鏡試樣制備
1.1? 試樣時效制度
試樣淬火后經下列時效制度處理:
(1)120℃ 30h,105h,120h,130h,190h;(2)140℃ 8h,28h,140h;(3)120℃ 30h+175℃ 1.5h+120℃ 30h;(4)140℃ 28h+175℃ 1.5h+140℃ 28h。
1.2? 電鏡試樣的制備
從固溶淬火、時效處理后的硬度和電導率試樣上,用線切割機切取電鏡觀察試樣。試樣直徑3mm、厚0.5mm經手工打磨,按常規電解雙噴法制備。
2? 合金的顯微組織分析
2.1? 合金在120℃時效不同時間的顯微組織
從圖1a-1d可以看到,7055合金基體中彌散分布著第二相粒子,晶界上沉淀粒子η相隨著時效時間的延長而長大,粒子的間距也增大。隨時效時間的延長,晶界沉淀相兩邊的無析出區帶變寬。經120℃30 h時效處理,基體析出相非常細小,幾乎全是球形粒子;經120℃105h時效的組織,基體析出相已有所長大,除了球形粒子外,還有較多的片狀粒子;經120℃130h時效的組織中,基體析出相進一步長大,粒子間距明顯增大,粒子形狀仍存在球形和片狀兩種;經120℃190h時效的組織中,基體沉淀相進一步粗化,粒子間距也很大,沉淀相中仍存在球形粒子,更多的是片狀粒子。
2.2? 合金在140℃時效不同時間的顯微組織
從圖可以看出,對于7055合金來說,140℃8h時效處理是屬于欠時效,基體中彌散分布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是球形粒子;經140℃28 h時效后,基體中第二相粒子呈彌散分布,粒子形狀為球形和片狀,而較多的是片狀粒子;經140℃140h時效處理,基體組織是典型的過時效組織,粒子粗大,間距也大。140℃時效的試樣,晶界上粒子尺寸和間距隨時效時間的延長而增大,晶界兩邊的無析出區的寬度也隨著時間的延長而變寬。
圖1 7055合金在120℃時效不同時間后的顯微組織
圖2 7055合金在140℃時效不同時間的顯微組織
2.3 合金在120℃30 h和140℃28 h回歸處理的顯微組織
圖3、圖4是7055合金在兩種回歸處理(RRA)制度下的顯微組織照片。140℃28 h回歸處理后的組織,基體沉淀相及晶界析出相已明顯長大,晶界無析出區較寬,晶界上粒子粗大,間距也大,似乎已處于過時效狀態。而經120℃30 h回歸處理后的組織與140℃28 h回歸處理的相比,基體沉淀相尺寸較小,間距也較小,晶界無析出區也較窄些。但與120℃105 h、120℃130 h時效處理的組織相比,基體中彌散分布著第二相粒子和晶界上粒子較粗,粒子間距也大,尤其是晶界組織狀態的變化更為明顯。
圖3 120℃30 h回歸處理后顯微組織
3討論
7055鋁合金是A1-Zn-Mg-Cu系鋁合金,該合金在120℃時效,隨著時間的延長,先后在30 h、105 h、130h處出現硬化峰,表明合金時效過程在這些位置有新相析出。前人的研究表明,A1-Zn-Mg-Cu系合金時效過程中沉淀相析出順序為:α(過飽和固溶體)→GP區→η′相(MgZn2)→η相(MgZn2)。7055合金在時效過程中出現三個時效峰,可能與三種相的析出對應,即120℃30 h是GP區析出,120℃105 h是η′相析出,120℃130 h是η相析出。在A1-Zn-Mg-Cu系合金中,GP區是Mg、Zn原子在鋁基體中偏聚而形成的球狀原子偏聚區(見圖la),與基體保持完全共格,在電鏡照片中為球形。η′相是MgZn2的過渡相,在鋁基體中呈圓盤狀,具有六方結構,晶格常數a=0.5078 nm、c=1.395 nm,與基體保持半共格,在電鏡照片中看上去為針狀(見圖lb)。η相是MgZn2平衡相,六方結構,與基體非共格,在電鏡照片中呈片狀或塊狀(見圖1c、ld)。在120℃105 h和120℃130 h時效處理的組織中仍可能存在GP區,因為時效溫度遠低于GP區溶解溫度(150℃)。而且7055合金中含有較多的Cu和Zr,會推遲GP區的溶解。140℃28h時效是峰時效,根據合金相析出順序,它的組織應當以GP區為主。從照片(圖2b)上看存在針狀或片狀粒子,因此,140℃28h時效帶有一定的過時效狀態。
圖4 140℃28 h回歸處理后顯微組織
RRA處理是三級時效,第一級時效是在第一個峰時效處理,獲得彌散分布的GP區組織(T6時效)。第二級時效溫度提高到GP區溶解溫度以上進行短時時效,溫度越高,時效時間越短,目的是改善晶界結構,使晶界析出相粗化,其密度降低,獲得較寬的無析出區,從而提高合金抗應力腐蝕性能;在此期間,會有部分較大的GP區轉變成η′相。第三級時效是再在GP區析出峰時效處理,重新獲得彌散分布的GP區,進一步保持高的強度。因此120℃30 h+175℃1.5 h十120℃30 h處理的顯微組織應該是以GP區加η′相為主,晶界上是不連續沉淀的η相和稍寬的無析出區。與120℃30 h回歸處理的組織相比,140℃28 h回歸處理的組織,基體粒子更粗,間距較大,晶界上粒子較粗,間距也大,顯得有些過時效;它的組織可能主要由η′和η相為主、加上部分GP區組成。
4 結束語
高強鋁合金的顯微組織與性能有著密切的關系,A1-Zn-Mg-Cu合金的性能基本上取決于基體析出相(matrix preciptates,MPt)、晶界析出相(grain boundary preciptates,GBP)和無析出帶寬度(precipitates free zones,PEZ)的特征。因此,研究7055合金的顯微組織,有助于通過熱處理改善合金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