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2012關鍵鋼材品種需求平穩
2011年初以來,我國鋼鐵行業一直在“微利”狀態下運營。國內外的鋼材需求增速逐漸趨緩,我國鋼鐵產品市場需求空間逐步縮小。由于當前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業內人士更加關注一些關鍵鋼材品種的市場變化。據《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到2015年,我國關鍵鋼材品種的消費量將達到7.5億噸。那么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這些品種涉及到的重點行業發展情況如何?2012年,這些行業的用鋼需求又可能發生哪些變化?讓我們對此進行梳理。
房地產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高強鋼筋
2011年運行情況:增速繼續下降
2011年初以來,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房地產市場逐步平緩回調,房地產行業投資和新開工面積增速明顯下滑,但仍保持高位。2011年1月~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483億元,同比增長29.9%,增速比當年1月~10月份下降1.2個百分點;新開工面積1749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5%,比當年1月~10月份下降1.2個百分點,增速繼續下滑。盡管2011年房地產市場投資和新開工增速下滑,但超過1000萬套的保障房開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住宅建設的需求。
2012年運行趨勢:增速仍將繼續放緩
2012年,國家對房地產調控不會放松,加上房地產開發商面臨高庫存以及更大的債務償付壓力,房地產投資力度將顯著減小,商品房銷售量和開工面積增長都將繼續放緩,但保障房建設仍將是一個亮點。據悉,2012年將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以上,竣工量將不低于2011年。2011年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有很多要到2012年完工,加上2012年的新開工量,2012年約有1800萬套保障房的施工總量。房地產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仍會保持增長,但不會出現前幾年大幅增長的局面。
用鋼需求預測:未來高強度鋼筋使用比例增加
《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十二五”末,400兆帕及以上高強度螺紋鋼筋比例要超過80%。《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已正式實施,明確提出要淘汰Ⅱ級螺紋鋼筋,推廣采用Ⅲ級及以上強度鋼筋。2012年是該政策實施的第二年,對鋼鐵企業生產Ⅱ級鋼筋將采取限制措施,因此,2012年,房地產業的高強度鋼筋應用比例將大幅提高。
此外,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建筑用鋼一個較大的市場,如水利工程中的水池、水壩等基礎建筑,都要采用高強度的螺紋鋼筋。“十二五”期間,我國仍要加快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對高強鋼筋的需求產生拉動作用。
汽車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汽車用冷軋板、鍍鋅薄板
2011年運行情況:產銷增速大幅回落
2011年汽車行業受政策、經濟大環境等影響,產銷增速與上年相比大幅回落。2011年1月~11月份,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672.83萬輛、1681.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0%、2.56%,增速與前10個月相比繼續趨緩。
分車型來看,2011年前11個月,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微增,商用車同比降幅繼續擴大。2011年1月~11月份,乘用車產銷量除交叉型下降10%左右外,其他各類車型均呈一定幅度的增長,其中MPV(多用途車)和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增長均超過10%;商用車產銷量分別下降8.68%和5.93%,比前10個月降幅略有擴大,貨車類產銷持續低迷,客車表現較好。汽車出口增長貢獻度繼續提高。2011年1月~11月份,汽車出口比上年同期增加27.49萬輛,對同期國產汽車增長的貢獻度達到65.43%,比2011年前10個月增長11個百分點。全年來看,2011年汽車產銷量應該可以比上年同期增長3%左右。
2012年運行趨勢:預計好于2011年
2012年宏觀調控仍然趨緊,GDP增速呈緩慢下調的趨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因此2012年車市也不容樂觀,汽車產銷量有可能保持3%~5%的增長水平。不過,鑒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人均4000美元,開始全面進入汽車社會,樂觀預計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情況將好于2011年。
用鋼需求預測:高強度、耐腐蝕汽車板需求增加
近年來,汽車行業在提升整車安全性、節能性、舒適性的同時,對提高車身耐腐蝕性、使用壽命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成為衡量汽車品質的重要指標。提高車身耐腐蝕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利用鍍鋅鋼板代替非鍍鋅鋼板,一般高檔汽車的內板、外板、支撐結構用的都是鍍鋅板。此外,一直以來追求的汽車輕量化將增加汽車用高強冷軋板的需求。國外汽車高強度鋼板的應用比較普遍,但國內自主開發的車型,無論高強鋼應用強度級別,還是使用比例方面,都與國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國鋼鐵企業開發汽車用鋼的主要關注方向。
石油天然氣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高性能油氣用管
2011年運行情況:平穩增長但增速回落
數據顯示,2011年1月~10月份,我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速比2010年明顯回落。2011年1月~10月份,我國石油產量為1.7億噸,同比增長1.3%,比2010年全年增速下滑5.7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84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3%,比2010年全年增速回落5.2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以來,在政府宏觀經濟主動調控之下,石油天然氣增長繼續放緩,但仍保持平穩較快勢頭,行業效益總體表現平穩。根據2011年1月~10月份我國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和管道輸送行業的發展現狀,預計2011年國內石油天然氣開采消費油井管約290萬噸,同比提高3.6%。
2012年運行趨勢:需求預期下調
“十二五”期間,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高速發展的時期,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仍要繼續增長,我國石油消費仍將處于增長時期,但受我國大力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影響,我國石油消費增速將放緩。日前,國際能源署(IEA)下調了中國2012年石油需求預期,認為2012年中國日均石油需求預期為1013萬桶,比上次預期減少5萬桶;汽油需求將增長6.9%,日需求為38.6萬桶。另據國際能源署預計,2011年中國國內石油平均日產量約為420萬桶,比上年上漲3.3%;2012年的平均日產量將達到430萬桶。
根據我國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將達到1500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長55%,年均增長9.2%。預計2012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11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5%。
此外,西氣東輸二線的支干線均將于2012年底全部建成投產。
用鋼需求預測:高性能油氣用管需求上升
近年來,全球石油天然氣井深增加,并且繼續呈快速增長的趨勢。隨著井深增加,井內溫度、壓力相應提高,油井管服役條件日益復雜和嚴酷,對于油井管的耐蝕、耐高壓、耐低溫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預計2012年我國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將消費油井管305萬噸,同比增長5.2%。
在高鋼級管線鋼方面,抗大變形管線鋼、低溫鋼管及管件、X90~X120超高強度管線鋼等仍有較大需求。
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
?2011年運行情況:“前高后低”
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是機械工業重要的子行業之一,它包括組成各類機械產品的基礎零部件,如緊固件、齒輪、鏈傳動、彈簧、粉末冶金件、傳動聯結件、液壓件、密封件氣動件、軸承等,是機械工業的基礎。
2011年1月~10月份,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經濟運行出現“前高后低”的局面,但總的說來運行仍比較平穩。預計2011年銷售值為2400多億元,同比增長12%。齒輪、液壓元件和滾動軸承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1月~10月份同比分別增長43.14%、70.24%和25.46%。
2012年運行預測:基本保持穩定
由于零部件行業配套比較廣泛,盡管每個專業、企業發展不平衡,但總體發展較為平穩,預計2012年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保持基本穩定,可能出現前高后低的情況,預計全行業產銷增幅為9%~11%。
用鋼需求預測:性能要求大大提高
目前通用零部件行業生產裝備水平已經與國外比較接近,但產品與國外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質量水平有差距,主要表現在鋼鐵材料的壽命短、熱處理變形量大等。2011年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鋼材消費量約為1550萬噸,其中緊固件消費鋼材1020萬噸,齒輪360萬噸,鏈條150萬噸,彈簧20多萬噸。預計2012年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將消費鋼材1700萬噸,其中,緊固件消費鋼材1100萬噸,齒輪400萬噸,鏈條160萬噸,彈簧20多萬噸。主要需求的鋼種有軸承鋼、齒輪鋼、合金彈簧鋼、模具鋼等,而且性能要求大大提高。
以模具鋼為例,模具鋼大致可分為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和塑料模具鋼3類,用于鍛造、沖壓、切型、壓鑄等。各種模具用途不同,工作條件復雜,因此對模具用鋼,按其所制造模具的工作條件,應具有高的硬度、強度、耐磨性,足夠的韌性,以及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其他工藝性能。機械工業大多數零部件采用模具加工,很多零件的質量、精度、成本往往取決于模具的精度、內在質量和使用壽命,為模具鋼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汽車、摩托車行業,是模具制造業最大的市場,一種車型的轎車大約需要模具4000多套,其中大型覆蓋件模具300套;一種車型的摩托車大約需要模具1000余套,其中以壓鑄模、塑料模居多。又如家電行業,單臺電冰箱需要模具350套,單臺洗衣機需要模具200套。電子通訊產品中音像產品是模具鋼的主要市場,電機行業也需要大量長壽命的冷作模具鋼。
電工電器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硅鋼片、高壓容器用鋼板、電站用高壓鍋爐管
2011年運行情況:平穩減速
2011年初以來,全國電力需求高位逐季平穩減速,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2011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以及火電裝機容量同比均有所減少,全國發用電量增速估計比2011年回落2個百分點左右。據統計,2011年1月~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2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總體仍然比較旺盛。電力供應能力增長持續低于發電量增長。2011年1月~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41939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長12.0%。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表示,2011年冬天起至2012年春季全國或將面臨約260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
2011年1月~11月份,全國電源工程完成投資3093億元,其中水電782億元,火電915億元,核電656億元,風電642億元;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6627萬千瓦,其中水電1028萬千瓦,火電4565萬千瓦,核電109萬千瓦,風電870萬千瓦;電網工程完成投資3114億元,電網建設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16824萬千伏安、線路長度28045千米。
2011年1月~10月份,我國發電設備產量同比增長17.21%,比1月~9月份下降3.59個百分點。水輪發電機組、汽輪發電機和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增速均有所下降,特別是風力發電機組,由于受國家審批收緊的影響,產量下降趨勢明顯。
日前,有消息稱,正在修訂中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對于未來電力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幾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加快大型電源基地和特高壓電網建設。業內人士稱,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推進工程建設。今后一定時期,電力供需緊張的態勢仍將持續。到2015年和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6.3萬億千瓦時和8.3萬億千瓦時,電力建設任務艱巨。
2012年運行趨勢:以穩為主基調
2012年電工電器行業仍以平穩發展為主基調,但由于農電改造提速和特高壓后續工程啟動,加上“低價中標”方針的調整,電工行業中的輸變電設備制造業的需求景氣有望好于2011年,不過因該行業產能過度擴張的壓力很重,短期內難以緩解,所以該行業效益低下的困難仍難明顯緩解。預計2012年我國電工行業總產值將實現20%左右的增速。
用鋼需求預測:向“高強高韌、耐蝕耐壓”方向升級
未來,我國大型電機對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依然有較大的需求。預計到2020年我國風電總裝機將達到2.3億千瓦,相當于13個三峽電站和200個火電廠,總發電量可以達到4649億千瓦時。在2020年之前,我國每年都將新增8萬噸~10萬噸高牌號無取向電工鋼的需求量。
與2011年相比,2012年發電設備用鋼增速將下滑,輸配電設備用鋼量增速加快。電工行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帶動鋼材產品向“高強高韌、耐蝕耐壓”方向升級。
未來火電建設仍將是發展的主流,火電建設主要是發展高效率高參數的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火電廠鍋爐關鍵承壓部件主要有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聯箱和管道等,這些承壓部件運行在較為惡劣的工況條件下,是設計選用鋼材關注的重要部位。
為了節約能源,減少CO2排放量,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大容量、高參數(高溫、高壓)超超臨界機組代表了未來電站鍋爐發展的趨勢,同時隨著超超臨界機組的發展也必將帶動和迫切需要高壓鍋爐管新產品、新材料的發展和支撐。
鐵路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百米鋼軌、高速車輪
2011年鐵路建設情況:前后“冰火兩重天”
《中國冶金報》記者從2011年12月23日召開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獲悉,2011年全國鐵路估計完成基本建設投資4690億元,遠低于2011年5月初調整后的6000億元投資規模;完成新線鋪軌3176公里、復線鋪軌2468公里,投產新線2022公里、復線1752公里、電氣化鐵路2647公里。
2011年上半年與下半年,鐵路建設可謂“冰火兩重天”。2011年上半年,我國鐵路建設投資基本保持在2010年的高位上,基本建設投資額累計為2421.95億元,同比增加73億元,同比增長3.1%,基本與2010年上半年持平。在“7·23”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中國鐵路建設陷入困境,由于資金原因相當一部分在建線路項目遭遇緩建或停建。2011年下半年,基本鐵路建設投資額大幅下滑,2011年1月~11月份,同比下降了34.7%。
2012年鐵路建設趨勢:逐漸恢復“常態”
2012年,鐵道部將科學有序地推進鐵路建設,保證“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據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介紹,根據“十二五”規劃和資金情況,2012年安排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000億元,新線投產6366公里。
據介紹,2012年將保證重點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按照“保在建、上必需、重配套”的原則組織好工程建設。“保在建”,就是對已開工的項目必須確保建設進度,特別是抓好2012年竣工的建設工程項目,保證如期建成開通。“上必需”,就是對完善路網主骨架、煤運大通道和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項目,爭取盡早開工建設。“重配套”,就是搞好已建成項目的綜合配套,以增強點線通過能力、固定設備和移動設備配套能力為重點,增強路網綜合運輸能力。這預示著,經歷了2009年~2011年上半年的建設高峰期和2011年“7·23”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安全擔憂和資金短缺導致的建設低谷期之后,2012年鐵路基本建設投資將逐步恢復“常態”,在2015年之前年均基本建設投資額都有望保持在4000億元左右。
用鋼需求預測:鋼軌用量將與2011年持平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鋼軌專家周清躍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預測,2012年,我國鐵路建設用鋼軌將保持2011年的需求水平,或略有上升,但最多不會超過180萬噸。2011年,我國鋼軌需求大幅萎縮,鐵路建設用鋼軌量從2009年、2010年的350萬噸左右大幅降到150萬噸。大維修軌的年用量比較固定,一般為80萬噸~100萬噸。2011年鋼軌需求萎縮主要是新線建設用軌減少,用量只有五六十萬噸。2011年下半年,大多數在建鐵路項目緩建或停建,有的鋼軌生產廠鐵路建設用軌月供應量僅在1萬噸左右。按照鐵道部預計的投產新線6336公里計算,預計2012年新線建設用軌量為七八十萬噸,但有不少在建的鐵路項目已完成了鋪軌,主要完成后期工作,預計2012年鋼軌總需求量為150萬噸~180萬噸。
此外,2012年鐵路用鋼的最大亮點可能就是高速車輪有望實現國產化。2011年10月22日,國家“863”課題項目《高速動車組車輪的研究與開發》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組驗收,目前國產高速車輪已完成了試制工作,2012年將裝車上道試驗。業內人士預計,按照現在的進度,2012年高速車輪有望實現國產化。不過,在2011年“7·23”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后,鐵路安全受到高度重視。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高速車輪國產化的進度有可能會適當延后。
船舶行業
關鍵鋼材品種:高強度造船板
2011年運行情況:手持訂單量下降
2011年初以來,受歐債危機、美國信用等級下調等因素的影響,造船完工量逐月增長,但新船開工量開始下降,造船用鋼需求逐月下降。
2011年1月~11月份,我國造船完工量為6177萬噸,同比增長8%,預計2011年完成6700萬載重噸;新承接訂單336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6%。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國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627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7.4%。
2012年運行趨勢:困境仍將持續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預計,2012年船舶行業接單難、交船難的困境不會逆轉,新船成交量將比2011年進一步下滑,船舶工業將進入更加困難的時期。因為從合同簽訂到投產交船往往需要2年~3年時間,金融危機后出現的承接訂單不足等問題,對船舶行業造成的實質性影響將在2012年~2013年充分顯現出來,部分船企將面臨開工不足、利潤下滑的問題。但是憑借手中約1.5億噸訂單的儲備,我國船舶行業總體仍將平穩發展,預計2012年交船量可保持在6000萬噸以上。
用鋼需求預測:高強度船板需求平穩
2011年是我國手持船舶訂單集中交付期,國內船舶企業對造船板需求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加上我國船板出口保持了平穩增長,估計2011年全年造船用鋼需求為1800萬噸。其中,板材約1530萬噸,型材約140萬噸,管材以及其他品種約130萬噸。根據上述預計的交船量,2012年造船用鋼量可能與2011年持平,即保持在1800萬噸左右。
隨著船舶大型化以及國際安全、環保等規范的實施,普通A級板用量將逐漸減少,高強板用量會逐步增加。從我國2010年底手持訂單結構來看,2011年~2012年交付的船舶中散貨船、集裝箱船占比仍在80%以上。一般來說,散貨船、油船高強板(A32~A36)使用比例較高,一般在60%以上;油船高強板使用比例約為30%。同時,船體輕型化是節能環保新船型開發的主要途徑,輕型化可能使得2012年的單艘船舶用鋼量會比2011年略有下降。
2012年,內河船用鋼量需求可持續增長。一般情況下內河船所用船板的寬度以1500毫米~1850毫米為主,約占總使用量的60%。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我國內河船完工量約為300萬載重噸,船板需求量約為100萬噸。預計未來內河船用鋼量需求可持續增長。
近年來,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在中國投資建設的一批船舶分段廠,目前已逐步建成投產。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這些分段廠主要在中國采購船板,2011年這部分需求總量預計在160萬噸左右,2012年這部分需求也將平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