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銅合金鑄件鍍銀后表面出現藍綠色鹽跡的處理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1-11-23
鑄件鍍任何鍍種都是不夠理想的,鍍銀更是如此。因為鑄件的縮孔、砂眼等處易滯留酸、堿溶液,當滯留鍍銀液時,氰化物的水溶液經分解產生氨,氨與縮孔、砂眼中未沉積上銀的基體銅反應會形成銅氨絡合物,幾經反應還可能分解成氫氧化亞銅和棕色的氧化銅。此外,鍍銀溶液中氰化物的分解還可能產生碳酸鹽,碳酸鹽也會與鑄件砂眼、縮孔中的基體銅起反應,生成綠色的碳酸銅。若預處理時這些部位滯留酸洗溶液,則還可能產生藍綠色的氯化銅或藍色的硝酸銅之類的鹽跡。為解決這一難題,把工藝步驟作了調整,獲得了較為理想的鍍銀層。具體方法如下。
???
?①預處理由強酸酸洗改為噴砂處理。噴砂處理后表面既無氧化皮,也無油污,鍍前只需在稀酸中活化一下即可轉入鍍銀工序。從而避免了強酸滯留于砂眼縮孔。
?
②增加預鍍層的鍍種和鍍銀層的厚度。由原先氰化銅作底層改為氰化銅一鎳一氰化銅。銀層厚度不小于7μm。
?
③加強工序之間的清洗。加強工序之間的清洗,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在沸騰的開水和冷水中反復交替浸泡,從而促使縮孔、砂眼中的酸、堿、鹽類溶液被排擠出來。
?
④干燥。干燥前先將鍍件甩一下,將滯留在砂眼、縮孔內的水分甩干凈,再用毛巾擦干表面,然后用熱風吹干。
????
⑤浸涂防變色劑。工件經干燥后要立即浸涂防變色劑,使用由北京郵電大學研制的“DJB-823固體薄膜保護劑”,效果很好。
????
經過上述工序處理后,基本消除了鍍件鍍銀后所帶來的弊病。
前一頁:太鋼超純鐵素體不銹鋼單月銷量創水平
后一頁:拉絲鋁板的應用和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