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重慶鋁加工等五條產業鏈 提升材料工業競爭力 文章來源:中國建材網 www.bmlink.com
《規劃》背景
材料工業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十一五”時期,重慶材料工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重鋼環保搬遷順利實施,成為我國最大的船舶用鋼精品基地和西部最大的環保型鋼鐵企業,“千億重鋼”發展愿景指日可待;西南鋁通過實施“1+4”熱連軋和“1+2”冷連軋項目,高精鋁及鋁合金加工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打破了跨國公司對市場的壟斷。
但是,我市材料工業“兩頭在外”的問題仍未得到徹底解決,筆記本電腦用材、汽車用材等我市工業發展急需的材料供應存在較大缺口,行業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面臨重大挑戰,材料工業亟待優化提升。
《規劃》亮點
——以低碳性、開放性、創新性為重要發展導向,推進“走出去”戰略;
——調整產品結構,做大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品牌產品規模,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本地供應率;
——發展循環經濟和推廣節能技術工藝,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體系,促進節能減排。
“十二五”發展目標
依托行業龍頭企業,結合資源保障和市場需求,重點發展鋼鐵、鋁、銅鎂錳硅材料、節能環保建筑裝修材料、新材料等5大產業鏈,到2015年累計投資200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3000億元,建成西部精品鋼材基地、中國鋁加工之都、國家輕金屬示范基地、長江上游綠色建材產品基地、國家新材料研發基地。
實施路徑
鋼鐵產業鏈:支持企業走出去收購礦產資源,提高原料的自給率,大力發展船板、鍋爐板、壓力容器板等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結合區域市場需求,發展汽車、家電行業、建筑行業薄板、無縫鋼管、型材、管棒材等,提高材料的本地供應率。發揮技術優勢,大力發展高強度機械用鋼、工模具鋼材等特殊鋼。
到2015年,建成千萬噸的精品鋼材基地,實現銷售收入600億元。
鋁工業產業鏈:發揮資源和市場優勢,著力完善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及再生鋁—鋁合金及鋁加工材—鋁深加工制品產業鏈,重點發展航空航天鋁材、軌道交通鋁材、印刷鋁材、汽車用合金、信息產業用材、家電鋁材和裝飾鋁材。
到2015年,形成年產200萬噸各型鋁材加工能力,建成中國鋁加工之都,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
銅鎂錳硅產業鏈:結合輸變電、家用電器、軍工等行業市場需求,加快發展電解銅和再生銅、電線電纜、精密銅管、燒結熱導銅管、精密銅板等。發揮我市鎂資源、技術和市場優勢,發展鎂冶煉、鎂合金型材、鎂合金壓鑄件等產品。合理有序開發錳資源,延伸產業鏈條,發展電解金屬錳、電子級四氧化三錳、錳基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
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
節能環保新型建筑材料:推動水泥企業資源整合,大力發展節能環保、保溫隔熱、防水防火、隔音抗震的新型墻體材料,加快發展優質節能復合門窗、環保建筑涂料和墻紙、節能環保建筑玻璃及安全玻璃加工、節水型衛浴及配件以及新型管材等裝飾裝修材料等。
到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900億元。
新材料產業鏈:加快發展功能材料、高端結構新材料、玻璃和玻璃纖維及其制品、輕合金新材料、金屬復合材料、超硬材料等金屬新材料,工程塑料、等靜壓石墨、特種合成橡膠、高性能膜材料、硅氟材料、碳纖維、生物醫用材料、玻璃纖維等先進高分子材料和高性能纖維材料,大尺寸硅單晶及拋光片、外延片、功能陶瓷、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材料、電子焊料、磁性材料等電子信息功能材料,以及新型平板顯示器用超薄玻璃、低輻射(LOW—E)中空/真空玻璃、高效安全保溫隔熱材料等新型非金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