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將出臺 6細分行業分享萬億盛宴
日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新材料“十二五”規劃有望9月公布。“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項目,對高強輕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6類新材料進行重點支持。?
據介紹,新材料“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為自給率達70%,重大工程項目支持的每個子行業都有望通過5-10年時間形成千億元至萬億元產值規模。本報今日對上述新材料6個細分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系統梳理,挖掘龍頭公司投資價值,供廣大投資者借鑒參考。?
新型動力電池?6類新能源股受益?
目前來看,股市中新型動力電池材料主要指新能源電池概念。?
首先,真正的新能源電池股票,只有6家:中信國安、德賽電池、科力遠、中炬高新、億緯鋰能、萬向錢潮。?
中信國安:旗下的“盟固利公司”?可生產錳離子車載電池;德賽電池:生產一次、二次(充電)各型鋰電池;中炬高新:旗下的“中炬萊森公司”?生產鎳氫電池?+?車載動力鎳氫電池;科力遠:鎳氫電池+車載動力電池;億緯鋰能:生產鋰離子/亞硫酰氯電池;萬向錢潮:旗下的萬象新能源汽車公司,可生產聚合物錳鋰電池。?
其次,其他所謂的新能源鋰電概念,如中國寶安、杉杉股份、江蘇國泰,當升科技等,?由于到目前為止,還都是僅僅生產各種鋰電原材料的廠家,并不具備生產成品鋰電池的整體產業能力。所以,不能算是正宗的“電池概念股”。?
第三,在上述6家能生產成品電池的企業中,只有德賽電池、億緯鋰能、科力遠這3家企業,是全行業都生產電池的廠家,屬于純正的新能源電池概念。中信國安、萬向錢潮、中炬高新,由于都是公司所屬的旗下某一個子公司,生產電池,所以也不是真正分量十足的新能源電池概念。?
第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概念股,在目前上市公司中,具有真正概念的也只有中信國安、萬向錢潮、科力遠、中炬高新。目前,只有這四家上市公司能生產車載動力電池。德賽電池、億緯鋰能,?目前還不能生產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大功率車載動力電池。?
第五,致力于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開發的公司包括,風帆股份:是軍用啟動鉛酸蓄電池的定點生產單位,年生產能力達到?350萬KVAh;維科精華:成立的寧波維科能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動力、太陽能電池。?
第六,其他相關新能源生產的公司包括,威遠生化:控股股東新奧集團已注入二甲醚生產業務;遠興能源:擁有甲醇化工項目;豐原生化: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燃料乙醇生產商;華潤生化:控股股東華潤集團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龍江華潤酒精;長城電工:參股大連新源動力11%的股份。?
碳纖維復合材料?迎來黃金發展期?
新材料產業將迎來大發展,作為其中重要領域之一的復合新材料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據悉,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將力挺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重點提升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展水平。?
首先,碳纖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分支之一頗受關注,行業成長“動力十足”。對此,華創證券分析報告也指出,世界碳纖維需求每年將以大約13%的速度增長,前景看好。?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主要上市公司有,中鋼吉炭:中國最大的綜合性炭素制品生產企業,目前總產能15萬噸/年,產品達到十一大類五十六個品種,主要有石墨電極、石墨陽極、炭塊、特種炭制品、炭纖維制品等,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機械、電子、航天、軍工、醫療及新材料等領域;金發科技:在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的碳纖維項目開始投產,首期產值預計可達10億元。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2000噸高性能PAN碳纖維的生產規模,年產值將達100億元;大元股份:全資子公司嘉興中寶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的碳纖維新產品通過專利初級審查;吉林化纖:充分發揮企業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專利技術優勢,計劃于2011年7月建成年產5000噸碳纖維原絲項目,使產品達到T700級水平;大橡塑:設備涵蓋碳纖維等多領域;博云新材:我國先進復合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炭/炭復合材料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力,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內的技術壟斷。?
其次,由于面臨較高的技術壁壘,我國高性能碳纖維發展仍需攻關。但是,與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并稱當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纖維的芳綸,發展技術卻已經在我國取得突破。經過一年半的連續攻關,千噸級對位芳綸產業化項目已經在煙臺氨綸公司投產,一舉打破美日在此方面長達40年的壟斷。?
芳綸相關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龍盛:上游生產芳綸原料聚合級間苯二胺;煙臺氨綸:生產芳綸的龍頭企業,公司間位芳綸產能已達5000噸/年,是國內產能最大的生產企業,在世界間位芳綸供應商中列居第二位,公司預計年產1000噸對位芳綸產業化工程于2011年5月份投料試車;S儀化:百噸級對位芳綸工業化試驗裝置項目進展順利,已經達到72小時連續運行,公司規劃3000噸/年產能,預計最早投產時間為2012年;神馬股份:浸膠芳綸簾子布已形成年產15—20t的規模,穩定客戶為天津國際聯合橡膠輪胎有限公司。?
功能膜材料?將涌現一批高成長公司?
據悉,功能膜材料被列入新材料“十二五”重點扶持專項工程。市場預計,水處理膜、太陽能電池膜、平板顯示薄膜、半導體及微電子用薄膜等領域,將涌現出一批成長前景良好的公司。?
水處理膜相關上市公司包括碧水源、國中水務、創業環保、洪城水業等。專業人士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內海水淡化膜的市場空間在12-18億元,MBR膜的市場空間在12億元左右。行業的爆發性增長,取決于節能環保標準的大幅提高。?
太陽能電池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廣東榕泰、拓日新能、南玻A、金晶科技等。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產量占全球太陽能電池總量的18%左右,預計2030年占比能達到30%。另據權威人士估計,未來十年,光伏建筑將成為非晶硅太陽能電池應用的最大市場,前景十分誘人。?
平板顯示薄膜相關公司包括長信科技、萬順股份、彩虹股份、萊寶高科等。目前,平板顯示行業和觸控面板行業蓬勃發展,資料顯示,全球LCD面板今年6月份銷售額達到72億美元;觸控面板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訂單應接不暇;各種顯示膜材料如ITO導電膜、PET薄膜等市場前景非常廣闊;AMOLED作為一種新型顯示材料,成長速度驚人,2010年OLED年收入10億美元左右,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美元。?
半導體及微電子用薄膜相關上市公司包括法拉電子、銅峰電子、江海股份、乾照光電等。中證證券認為,半導體及微電子用薄膜市場持續景氣,變頻家電對于薄膜電容需求量高于普通家電,隨著其節能環保優勢得到推廣,未來市場空間極大。另外,隨著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投資比重的加大,鋁電解電容器缺口巨大。?
高強輕型合金?配套專項工程予以支持?
高性能輕型合金材料將是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新材料之一,并對配套專項工程予以支持。?
據了解,輕型合金主要是鈦合金、鎂合金和鋁合金,其中,鈦、鎂合金目前規模較小,受益航空工業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將成為“十二五”期間最有潛力的合金材料。?
據悉,金屬鈦的強度居各金屬之首,延展性、耐腐蝕性、無磁性等性能優越,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電力、海水淡化、建筑、體育休閑等領域,被譽為第三金屬和戰略金屬。金屬鎂則是各金屬中最輕的,其密度有鋁的2/3、鈦的2/5、鋼的1/4。因此當其被用于汽車工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將大有可為。?
輕型合金概念上市公司主要有寶鈦股份、鋼研高納、云海金屬和西部材料。?
其中,寶鈦股份和鋼研高納在航空工業的發展中受益最明顯。中證證券認為,寶鈦股份與國外航空公司已有合作的基礎,是航空鈦材龍頭,一旦飛機發動機國產化完成,公司業績有望出現爆發性增長。鋼研高納是國內航空航天用高溫合金重要的生產基地,在鑄造高溫合金精鑄件、變形高溫合金汽輪機葉片防護片和ODS合金方面居于國內壟斷地位。?
云海金屬則是鎂合金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的鎂合金產品主要用于汽車、3C產品等方面,新型節能環保汽車的應用首先要求降低車身重量,這也是鎂合金產品這些年在汽車上的用量逐步增加的原因。隨著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未來幾年鎂合金的需求有望高速增長。?
高性能鋼鐵?受益于高端裝備制造?
在新材料領域中值得關注的行業還有高性能鋼材,“十二五”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將是特鋼需求提升的主要推動力。?
據悉,上半年出臺的《鋼鐵行業“十二五”規劃》指明的特種鋼鐵重點方向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開采、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艦艇、節能環保汽車、特高壓電網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預計大飛機、高鐵、海工、能源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十二五”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
目前,中國的特鋼行業集中度是比較高的,前10大特鋼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已形成了四大特鋼集團,分別是:東北特鋼集團、寶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和西寧特鋼。目前主要的技術儲備和訂單都來自于這四大特鋼集團。?
高性能鋼鐵材料概念上市公司主要有:撫順特鋼、大冶特鋼、西寧特鋼、寶鋼股份、中原特鋼、方大特鋼、太鋼不銹、久立特材。?
據了解,東北特鋼旗下的撫順特鋼是我國國防軍工產業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產科研試制基地,為我國國防工程提供大批關鍵的新型鋼材料,在模具鋼、汽車用齒輪鋼、高溫合金軸承鋼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0%、35%、40%。寶鋼股份作為中國鋼鐵的龍頭企業,主要生產特鋼和不銹鋼,主要用于汽車和造船,其產品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點,具有很強的定價能力。西寧特鋼的主要優勢來自于其完整的“煤鐵鋼”一體化產業鏈。?
太鋼不銹作為不銹鋼龍頭的企業,擁有最為完整的不銹鋼產業鏈,已經成為核電最全鋼材供應商,目前在特種硅鋼領域獲得技術突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高端裝備將成為“十二五”特鋼發展的驅動力,在相關領域專用特鋼具有技術儲備和訂單的企業將受益最大,目前相關市場主要集中于四大特鋼集團。分析人士建議重點關注撫順特鋼和太鋼不銹。?
稀土功能材料?新材料領域的明星?
作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以稀土功能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行業已備受市場矚目。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三大領域,稀土功能材料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稀土永磁、發光、催化、儲氫、拋光材料等,必將成為未來新材料領域的明星。?
永磁材料傳統的應用方向為汽車、計算機和消費電子領域,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相關技術發展迅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節能設備和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受益于汽車、消費電子以及節能設備未來幾年的高速發展,永磁材料產業復合增速預計將保持在15%左右,并且將向小型化、高性能和低能耗的方向發展。?
目前國內生產釹鐵硼磁體企業有220家左右,生產規模千噸以上的企業有中科三環、寧波韻升、安泰科技、正海磁材、太原剛玉等幾家。一些占有上游礦產的大型企業開始涉足釹鐵硼磁體行業,比如稀土巨頭包鋼稀土以及鎢業龍頭廈門鎢業,兩者的總產能將達到18000噸和3000噸。在所有220家企業中獲得國際專利授權的企業只有5家。?
具體來看,中科三環: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釹鐵硼生產企業僅僅次于Neomax;寧波韻升:中國第二大釹鐵硼材料生產企業,毛利率較高;正海磁材:是國內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主要供應商;銀河磁體:公司躋身與世界粘結釹鐵硼行業錢三強;安泰科技:燒結稀土永磁、粘結稀土永磁、軟磁合金及其制品的金屬功能材料;太原剛玉:高能行NdFeB材料,生產能力達3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