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形變/熱處理對Cu-Ni-Si-Mg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引線框架是半導體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封裝的主要部件,在集成電路中起著固定芯片、傳遞電信號以及散發熱量保護內部元件的作用。隨著集成電路向高密度、小型化、多功能化發展,對引線框架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其必須同時具備高強度、高導電性和良好的導熱性等綜合性能。Cu-Ni-Si合金屬于時效強化型合金,其特點是具有很高的強度,近年來國外有關Cu-Ni-Si引線框架材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我國所需的Cu-Ni-Si引線框架材料仍需大量進口。目前國內外有關時效對Cu-Ni-Si-Mg合金組織性能的影響已有文獻報道,而形變/熱處理工藝對該合金性能影響的研究未見相關報道。針對于此,本文結合生產實際探討了不同形變量和熱處理工藝對Cu-Ni-Si-Mg合金性能的影響規律,為我國Cu-Ni-Si-Mg合金盡快的產業化生產提供依據。
試驗用Cu-Ni-Si-Mg合金成分(質量分數,%)為:Cu-2.8Ni-0.7Si-0.15Mg。采用ZG-0.01型10kg中頻感應爐熔煉,澆注溫度1300~1350℃,經剝皮熱軋成厚度為20mm的板材,之后再線切割成薄片試樣。將試樣經900℃固溶處理后,進行不同變形量的冷軋變形,并觀察和測試變形后試樣的金相組織和顯微硬度;然后對變形后的試樣進行時效處理,時效溫度為450℃,時效時間分別為0.25、0.5、1、2、4、6及8h。最后測量時效處理后試樣顯微硬度和電導率的變化情況。
Cu-Ni-Si-Mg合金經冷軋變形,其等軸晶組織隨變形量的增大,晶粒沿變形方向逐漸伸長,變形量越大,則伸長越顯著,當變形量很大時,其組織呈纖維狀;硬度隨變形量的提高而增大,80%變形后硬度值為299HV。Cu-Ni-Si-Mg合金經不同冷變形量的形變處理后在相同溫度下時效后,初期顯微硬度和電導率快速上升,隨后到達峰值后并緩慢下降。Cu-Ni-Si-Mg合金固溶后經80%變形時,在450℃時效6h后可得到良好的綜合性能,此時顯微硬度為305HV,電導率為36%IACS。
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和高品質金屬合金的半成品供應商,艾荔艾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專業的團隊。在同客戶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力求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將我們的產品做到精益求精。針對當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艾荔艾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金屬材料解決方案。
AILIAI has been a reliable partner and supplier of sophisticated and high-quality semi-finished products maed of alloys. In dialogue with our customers, we optimise our products to mee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ILIAI develops the best alloy material solu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獲取更多我們供應的合金和服務信息,請致電086-021-67660801或發電子郵件kefu@ailiaigroup.com聯系我們,您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領英,XING,臉書和推特與我們互動。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lloys and services that we supply,?call us?at 086-021-67660801 or email us at kefu@ailiaigroup.com. You can also get in touch on social media, we are constantly active on?Weibo,?Weixin,?LinkedIn,?XING,?Facebook?and?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