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晶內針狀鐵素體形核影響因素
X80等管線鋼在生產過程中采用控軋控冷技術(TMCP)以獲得晶粒細小的針狀鐵素體(AF),使其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然而,這些管線鋼在焊接時往往經歷了復雜的焊接冶金過程和熱循環作用,導致焊接接頭組織和性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成為運輸管道(管線)中最為薄弱的部分。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與研究,最近人們發現了一種可以顯著提高和改善焊接接頭力學性能的晶內針狀鐵素體(IAF)。
晶內針狀鐵素體(IAF)是一種以非金屬夾雜物誘發形核長大的組織,低碳微合金高強度管線鋼焊縫中的IAF 具有顯著提高管線鋼強度和改善韌性的作用。其形核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夾雜物種類、夾雜物尺寸、原奧氏體晶粒尺寸和冷卻速度。
1、夾雜物尺寸
研究發現,能夠誘發IAF 形核的夾雜物的尺寸介于0.2~0.6μm之間。
2、夾雜物種類
并非所有的夾雜物都能形成IAF。通過對IAF 形核夾雜物進行能譜分析,發現夾雜物主要包括TiOx、SiO2、Al2O3等氧化物和Mn、Cu與S形成的MnS、CuS等多相硫化物,以及AlN、TiN 等氮化物。
3、原奧氏體晶粒尺寸
只有當原奧氏體晶粒尺寸大于一定值的時候,才會形成IAF。通過原位觀察的方法, 對試樣進行不同峰值溫度和保溫時間的處理, 測量了奧氏體晶粒尺寸并觀察了試驗后的組織, 發現當原奧氏體晶粒尺寸小于55.0μm 時將不會產生IAF。
4、冷卻速度
焊縫中形成的IAF 可以在較大的冷卻速度范圍內出現,并且冷卻速度是影響IAF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在較小的冷卻速度下,尤其是線能量(熱輸入)較大時,淬硬性不足以完成鐵素體形核。而冷卻速度較大時,則有可能形成大量的貝氏體和馬氏體。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和高品質金屬合金的半成品供應商,艾荔艾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專業的團隊。在同客戶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力求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將我們的產品做到精益求精。針對當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艾荔艾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金屬材料解決方案。
AILIAI has been a reliable partner and supplier of sophisticated and high-quality semi-finished products maed of alloys. In dialogue with our customers, we optimise our products to mee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ILIAI develops the best alloy material solu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獲取更多我們供應的合金和服務信息,請致電086-021-67660801或發電子郵件kefu@ailiaigroup.com聯系我們,您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領英,XING,臉書和推特與我們互動。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lloys and services that we supply,?call us?at 086-021-67660801 or email us at kefu@ailiaigroup.com. You can also get in touch on social media, we are constantly active on?Weibo,?Weixin,?LinkedIn,?XING, Facebook?and?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