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復合噴丸工藝對S30432鋼表面應力與組織的影響
20世紀80~90年代,日本在ASTM?S213?TP304H鋼管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18-8型奧氏體不銹鋼,主要用于電站鍋爐過熱器、再熱器等部件上,該鋼種具有較好的高溫強度和高溫抗氧化性能。我國超超臨界機組發展迅速,相關材料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迫切需要實現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目前,國內鋼鐵企業開發和制造了S30432鋼鍋爐管,而一系列基礎試驗研究工作則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國產S30432鋼管性能狀況所必需的。噴丸過程將使材料表層發生塑性變形,殘余壓應力及形變組織對表面性能有一定影響。有人對TP304H耐熱不銹鋼采用噴丸處理工藝進行表面處理,實驗結果表明,噴丸可以提高材料的抗高溫水蒸汽氧化腐蝕性能。但以單一的金屬材料為噴丸材料,容易產生金屬噴丸材料的碎屑殘留在工件表面,降低材料的抗腐蝕性能,本文對S30432不銹鋼材料表面采用復合噴丸處理的方法,研究噴丸處理后噴丸層材料的組結構與應力分布特征,為后續性能研究提供基礎。
實驗材料采用國產S30432固溶處理狀態的管材,其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0.08C,0.28Si,0.84Mn,0.013P,0.005S,18.28Cr,8.81Ni,0.60Nb,0.096N,2.94Cu。噴丸處理在氣動式噴丸機上進行,采用鋼丸與陶瓷丸復合式噴丸(先噴鋼丸,再噴陶瓷丸)和僅噴鋼丸兩種工藝。鋼丸和陶瓷丸的彈丸直徑分別為0.8mm、0.15mm,噴丸強度分別為0.2?Amm、0.1Amm。
兩種不同噴丸處理工藝下,材料表面產生的殘余應力分布規律基本相同,隨著距表面距離的增大,殘余壓應力先增大后減小;復合噴丸處理工藝所產生的表面殘余壓應力、最大殘余壓應力以及殘余壓應力作用深度均大于單一噴丸工藝。噴丸處理后,噴丸層為典型的形變組織特征,隨著噴丸層的加深,內部形成了高密度的滑移帶以及位錯胞,兩個方向相互平行的位錯墻將組織分割成很多的位錯胞。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和高品質金屬合金的半成品供應商,艾荔艾擁有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專業的團隊。在同客戶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力求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將我們的產品做到精益求精。針對當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艾荔艾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金屬材料解決方案。
AILIAI has been a reliable partner and supplier of sophisticated and high-quality semi-finished products maed of alloys. In dialogue with our customers, we optimise our products to mee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ILIAI develops the best alloy material solu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獲取更多我們供應的合金和服務信息,請致電086-021-67660801或發電子郵件kefu@ailiaigroup.com聯系我們,您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領英,XING,臉書和推特與我們互動。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lloys and services that we supply,?call us?at 086-021-67660801 or email us at kefu@ailiaigroup.com. You can also get in touch on social media, we are constantly active on?Weibo,?Weixin,?LinkedIn,?XING, Facebook?and?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