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鈦合金近凈成形制備技術
鈦及鈦合金常被稱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和“戰略金屬”,它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韌性好、熱膨脹系數低、無磁性、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能好等優點,是優異的結構和功能材料,已成為航空、航天飛行器等領域的關鍵結構材料,并在艦船、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生物醫學等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但其過去制備技術較為單一,目前出現了一些新的近凈成形制備技術,主要是:
1、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
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是利用快速原型制造的基本原理,以金屬粉末或絲材為原材料,通過高能激光束對金屬原材料的逐層熔化堆積,直接由零件的CAD模型一步完成全致密、高性能、大型復雜金屬零件的“近終成型”制造,是一種具有變革性意義的數字化、短周期、低成本、先進“近終成型”制造新技術。
增材制造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快速制造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在航空、航天等領域部分零部件的制造已經使用到了該技術,特別是在大型復雜結構件的鈦合金制造方面,制造周期短、成材率高、成本低,成本降低可達到50%。
2、EPS消失模殼型鑄造技術
鈦及鈦合金精密鑄造技術是一種先進的鑄件生產方法,其中鈦及鈦合金EPS(Expanded Polystyrene)消失模殼型鑄造技術,會降低鈦及鈦合金鑄件的生產成本,簡化工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鑄造精度、尺寸一致性、表面質量,改善制模的操作環境,使得鑄造模擬更加易于實現,可以滿足市場上對大型、薄壁、復雜、整體鈦鑄件的鑄造要求,為鈦鑄件產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比如,大型薄壁精密鑄造使鈦鑄件的性能接近鍛件且成本降低約50%。
EPS消失模殼型鑄造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鑄造技術,無論從工藝流程、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等方面來看,都是一種具有很大優勢的新型鑄造技術,可以實現低成本制造。
3、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
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MIM)是將注射成型工藝和粉末冶金結合的工藝,MIM作為一種近凈成形技術,可以制造高品質、高精度的復雜零件,被認為是目前最具優勢的成形技術之一。
利用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可以制造復雜零件;制品的各部位致密化程度高,即使是固相燒結,相對密度可達95%以上,性能可與鍛造材料相媲美;尺寸精度高,可以最大限度的制得最終形狀的零件,且一般不需要后續的機加工和磨削,金屬的利用率幾乎可以達到100%,是降低鈦合金零部件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
近凈成形等制備技術應用,鈦合金成本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可以大為降低;同時其材料性同樣能完全滿足實際需要,這些將推動鈦及鈦合金的民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