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剛柔并濟”,金屬藝術創作竟會如此之美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www.jshcn.cn
更新時間:2015-06-01
進入21世紀以來,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使金屬藝術在加工技術層面有了巨大的突破,人們的審美標準及意識形態的轉變也使得現代金屬藝術有別于傳統的表現形式,具有更鮮明的“現代性”、“人性化”以及“符號化”等特色,呈現出生機勃勃、形式多樣的現代性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
Art comes from materials and goes beyond them.
藝術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
進入21世紀以來,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使金屬藝術在加工技術層面有了巨大的突破,人們的審美標準及意識形態的轉變也使得現代金屬藝術有別于傳統的表現形式,具有更鮮明的“現代性”、“人性化”以及“符號化”等特色,呈現出生機勃勃、形式多樣的現代性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
金屬藝術創作手段:
1)通過機械拋光處理,將不銹鋼表面強烈的光澤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2)焊接后作品表面的銼平、拋光是一種工藝美,而有意識的突出焊接、鉚接等工藝技術,亦可帶來另一種美感。保留焊接的天然痕跡,能產生奇特的肌理美;
3)突出鉚接效果,鉚接的鏢母有節奏地整齊排列,形成一種肌理變化,彌補了簡潔光亮的金屬板材的生硬冷漠;
4)有時為了在金屬材質表面獲得更加豐富的效果,亦可采用表面腐蝕的方法。此種方法使得在金屬表面形成一種凹刻板效果,同時又兼有著金屬的自然光澤,在金工藝術作品中,是為了加強表現性而實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5)采用金屬表面的熱處理方法,它主要是在金屬材料表面模擬多種效果,簡單地講,它是在金屬表面加熱后,噴涂各種金屬的酸溶液,使之形成多種金屬效果;
6)金屬鑄造工藝也常被用以創作較為具象的肌理,創作者在鑄造前修飾蠟模,在模具上進行肌理再創造或直接借助枯樹葉、粗布紋、指紋等自然肌理,此種方法創作的肌理具有濃厚的自然人文氣息。
請靜下心來,欣賞金屬材料3000℃、焊、鑄、銼、塹帶來的堅定與溫柔
?《銀及“四分一”的打制鑲嵌花器》?日本 ?東京藝術大學 ?前田宏智?
挪威 ?挪威國家藝術學院 ?海迪·桑德 ?《蓓蕾碗》
韓國 ?首爾國立大學美術學院 ?尹京渙 ?《壺》
中國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王瑞青 ? 《○□△系列》
中國 ?中國美術學院 ?黃曉望 ?《互動·容器》
中國 ?臺灣輔仁大學 ?趙丹綺 ?《絕境·依舊·綻放》
日本 ?東京藝術大學 ?北井 健二 ? 《十人十色》
韓國 ?建國大學 ?金洪大 ? ?《無題》
韓國 ?韓國淑明女子大學 ?金載瑛 ? 《黎明》
中國 ?北京格朗金工坊 ?劉城榮 ?《金縷彩衣》
中國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呂中泉 ?《輪回》
日本 ?東京藝術大學 丸山 智巳 ?《戀愛》
金屬材質的不同,要求加工手段和制作工藝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工藝技巧和加工方式又產生出不同的效果變化,手工制作自然、質利,保持著一種原始稚拙的隨意性。機械加工簡捷、明快、干凈利索、線形挺拔、體面分明、精確無誤、光亮照人,構成機械美所特有的力量感和現代感。無論是手工還是機械,不同的工藝美都是人類的才智與聰明、白信與欲望、能力與技藝的體現。
注:文中圖片來自(設計·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