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TC17鈦合金中的偏析現象研究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www.jshcn.cn
更新時間:2015-05-08
TC17合金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近β型合金,該合金不但具有較高的強度、斷裂韌性、熱穩定性及疲勞性能,而且淬透性高、熱加工性能好。
???鈦合金作為一種重要的結構材料,因其綜合性能(比強度、抗腐蝕性、熱強性)優異,被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TC17合金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近β型合金,該合金不但具有較高的強度、斷裂韌性、熱穩定性及疲勞性能,而且淬透性高、熱加工性能好。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合金以優異的性能逐漸進入航空制造領域,并作為壓氣機盤等鍛件的材料在較高推力的發動機上使用。由于該合金中添加了大量的合金元素,熔煉過程如控制不當,極易產生偏析。因此有必要對其中偏析的形貌、合金元素的富集狀況及分布規律進行研究,以便針對性地優化目前的熔煉工藝,為生產優質的TC17鈦合金奠定理論基礎。
試驗所用TC17鑄錠由西部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鑄錠直徑為Φ620㎜,經3次真空自耗熔煉而成,對該鑄錠上、中、下3點圓周進行取樣分析,其化學成分符合G/BT3620.1-2007標準要求。
用金相法測得該鑄錠的相變點為875℃~880℃。鑄錠經扒皮、切除冒口及錠底后轉入鍛造工序。用2500t壓機對鑄錠進行β單相區開坯、近β區拔長、滾圓。用SX-16精鍛機在α+β兩相區將滾圓坯料精鍛至Φ60㎜,最終采用250軋機在相變點以下40℃~50℃軋制分別制得Φ32㎜和Φ17㎜兩種規格的棒材,并機加成Φ30㎜和Φ15㎜的成品棒材。對成品棒材進行低倍組織檢驗,對低倍存在問題的部分制備高倍試樣,在金相顯微鏡下進行試樣金相組織觀察,利用能譜對異樣部位進行分析。
試驗發現,兩種規格TC17鈦合金棒材低倍觀察到的亮斑在高倍下呈現為β斑;β斑的形成原因是Cr元素存在偏析現象造成的,Cr元素在偏析區域的含量明顯高于基體,從而導致偏析區域相變點低于基體;偏析主要集中在鑄錠的中心及頭部。
根據鈦合金相圖和合金的凝固理論,在正常的凝固條件下,偏析系數K≥1的合金元素不容易出現偏析,除非熔煉過程中合金元素和中間合金未能充分均勻化;K<1的合金元素,即使熔融狀態下合金是均勻的,但在凝固過程中同一溫度下固相成分和液相成分仍存在差別,液相中元素含量總是高于固相,導致容易在鑄錠中心和頭部產生偏析。另外,偏析的元素及偏析程度決定了偏析區的實際β相變溫度。在Cr的質量分數為0%~7%范圍內,Cr的質量分數每增加1%,其相變點降低26℃。因此,當鍛件在熱加工或隨后的熱處理過程中,加熱溫度接近相變點時,就可能造成偏析區域超過了相變點,出現β斑。
因此,試驗中兩種規格棒材中心區域出現β斑(亮斑)與熔煉及后續熱加工溫度有關。為了提高鑄錠的均勻性,比較有效的辦法是降低熔化電流、減緩熔煉速度、使熔池深度減小呈扁平狀以縮小等軸晶區域,同時鑄錠不宜過大,因為直徑越大等軸晶區也越大。為了避免出現β斑,合金最大直徑不宜超過720㎜;在熱加工和熱處理時應該嚴格限制加熱的上限,減少變形熱效應,以使偏析區域缺乏產生β斑的必要條件,從而降低危害。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
本文來自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http://www.jshcn.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