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溫變形對AZ31鎂合金組織的影響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www.jshcn.cn
更新時間:2015-03-25
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對鑄態AZ31鎂合金溫變形時顯微組織演變過程和力學性能影響進行分析,為進一步開發鎂合金的成形工藝提供實驗依據。
1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鎂合金用量急劇增長,在交通、計算機、通訊、消費類電子、國防軍工等諸多領域具有極為廣泛應用前景,被譽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鎂合金由于其優異的性能,許多發達國家已將鎂合金列為研究開發的重點。
常用的鎂合金成形方法有壓鑄、半固態鑄造、擠壓鑄造等。而鎂合金通過塑性變形和熱處理工藝相結合,可獲得高強度和優良延展性,成為更多樣化性能的結構材料。為節約原材料、縮短加工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出由鑄坯直接成型產品的方案。但是由鑄坯直接成型工件,其成型性臟亂成形對產品性能的影響研究甚少,工藝制定上也缺少參考依據,為此,本文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對鑄態AZ31鎂合金溫變形時顯微組織演變過程和力學性能影響進行分析,為進一步開發鎂合金的成形工藝提供實驗依據。
2 實樣制備
實驗材料的AZ31合金的鑄造棒材,其材料成分(質量分數%)如表1所示:
3 實驗結果及討論
3.1 鑄態及變形組織
從圖1a中可看出,經退火處理后的鑄造組織是由粗大的α基體上分布β相組成,其原始晶粒尺寸約為100μm。變形后的組織如圖1b-f所示,在擠壓變形初期,鎂合金鑄棒中粗大的晶粒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壓力方向被壓扁,進而發生彎曲和破碎成細晶粒,并在應力作用下獲得重新分布(見圖1b);同時發生晶粒間的相對轉動,帶動已破碎的第二相發生滑移和變形,呈離散狀分布,在平行流線上分布著大量細小、致密的等軸晶粒,可見形變組織已發生再結晶;圖1c中開始出現再結晶組織,但變形孿晶組織仍占大部分;隨應變增加,圖1d再結晶組織大量增加,原晶粒的晶界處的晶內形成無畸變的新晶粒;而圖1e中幾乎為再結晶組織,晶粒細小,但變形仍不均勻;圖1f為充分變形后得到均勻的等軸晶,其晶粒大小約為5μm。 可見,在等溫擠壓過程中,隨變形程度的增加,再結晶速度加快,有效的消除鑄態合金中粗大的晶粒及偏析,獲得致密、細小的再結晶等軸晶組織。
3.2 拉伸實驗結果
從拉伸實驗得到數據,并進行處理,可得△σb-ε曲線(如圖2所示),其中△σb為變形后的強度相對于原始鑄態組織下強度的增加值。由于材料的屈服強度與晶粒大小存在著Hall-Petch關系,同時晶粒細化不僅可以提高材料的強度,而且可以提高其塑性,對AZ31鎂合金,細晶強化是提高鎂合金強度的有效方法之一。與鑄態組織相比,在210℃變形,AZ31鎂合金的強度有很大的提高,且增加幅度較大(其中ε為80%時,其σb絕對值最大,達305MPa,較原始組織提高約50%),同時實驗發現,變形后試樣強度增量初是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達到一定程度,強度增量下再增大,甚而有減小的趨勢。在210℃下的變形是ε約為80%時出現強度增量的最大值。
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鎂合金用量急劇增長,在交通、計算機、通訊、消費類電子、國防軍工等諸多領域具有極為廣泛應用前景,被譽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鎂合金由于其優異的性能,許多發達國家已將鎂合金列為研究開發的重點。
常用的鎂合金成形方法有壓鑄、半固態鑄造、擠壓鑄造等。而鎂合金通過塑性變形和熱處理工藝相結合,可獲得高強度和優良延展性,成為更多樣化性能的結構材料。為節約原材料、縮短加工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出由鑄坯直接成型產品的方案。但是由鑄坯直接成型工件,其成型性臟亂成形對產品性能的影響研究甚少,工藝制定上也缺少參考依據,為此,本文以AZ31合金為研究對象,對鑄態AZ31鎂合金溫變形時顯微組織演變過程和力學性能影響進行分析,為進一步開發鎂合金的成形工藝提供實驗依據。
2 實樣制備
實驗材料的AZ31合金的鑄造棒材,其材料成分(質量分數%)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材料的化學成分
3 實驗結果及討論
3.1 鑄態及變形組織
從圖1a中可看出,經退火處理后的鑄造組織是由粗大的α基體上分布β相組成,其原始晶粒尺寸約為100μm。變形后的組織如圖1b-f所示,在擠壓變形初期,鎂合金鑄棒中粗大的晶粒在擠壓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壓力方向被壓扁,進而發生彎曲和破碎成細晶粒,并在應力作用下獲得重新分布(見圖1b);同時發生晶粒間的相對轉動,帶動已破碎的第二相發生滑移和變形,呈離散狀分布,在平行流線上分布著大量細小、致密的等軸晶粒,可見形變組織已發生再結晶;圖1c中開始出現再結晶組織,但變形孿晶組織仍占大部分;隨應變增加,圖1d再結晶組織大量增加,原晶粒的晶界處的晶內形成無畸變的新晶粒;而圖1e中幾乎為再結晶組織,晶粒細小,但變形仍不均勻;圖1f為充分變形后得到均勻的等軸晶,其晶粒大小約為5μm。 可見,在等溫擠壓過程中,隨變形程度的增加,再結晶速度加快,有效的消除鑄態合金中粗大的晶粒及偏析,獲得致密、細小的再結晶等軸晶組織。
3.2 拉伸實驗結果
從拉伸實驗得到數據,并進行處理,可得△σb-ε曲線(如圖2所示),其中△σb為變形后的強度相對于原始鑄態組織下強度的增加值。由于材料的屈服強度與晶粒大小存在著Hall-Petch關系,同時晶粒細化不僅可以提高材料的強度,而且可以提高其塑性,對AZ31鎂合金,細晶強化是提高鎂合金強度的有效方法之一。與鑄態組織相比,在210℃變形,AZ31鎂合金的強度有很大的提高,且增加幅度較大(其中ε為80%時,其σb絕對值最大,達305MPa,較原始組織提高約50%),同時實驗發現,變形后試樣強度增量初是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達到一定程度,強度增量下再增大,甚而有減小的趨勢。在210℃下的變形是ε約為80%時出現強度增量的最大值。
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可以認為在較低的變形程度下,隨著變形程度的增加,晶粒發生細化,強度增加;而應變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較大的變形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使得相界的擴散能力增強,有機會吞并附近細小的晶粒,從而在一定條件下,使得晶粒數量減少,尺寸變大。即變形所引起的動態再結晶,只發生在一公平的應變范圍內,當變形超過該值后,則進入晶粒長大階段。從而出現隨變形程度增大,強度增量不再增大反而有減小的趨勢。
4 結論
1)AZ31鎂合金在溫變形時發生明顯的動態再結晶。
2)通過壓縮變形,可以顯著的細化鑄造AZ31合金的晶粒,其尺寸可由原來100μm減少到5μm左右。
3)在210℃時變形量超過一定值后(80%左右),鎂合金的抗拉強度有下降的趨勢;故在具體工藝中,應合理控制變形量。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
本文來自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http://www.jshcn.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