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AM60B鎂合金(化學成分)半固態等溫淬火組織的演變
發布人: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www.jshcn.cn
更新時間:2014-12-07
AM60B鎂合金(化學成分)半固態等溫淬火組織的演變
對鎂合金來說,細化晶??梢越档涂s松及第二相的彌散強化,從而提高鑄件的力學性能和氣密性,還可以改善鑄件的耐蝕性能和機加工性能。因此,細化基體組織并改善第二相的形態及分布狀況成為生產高性能優質鎂合金鑄件的關鍵技術之一。眾所周知,半固態觸變成形工藝包括半固態坯料的制備、二次加熱和觸變成形三個工藝環節。鎂合金的二次加熱要求對半固態坯料快速、均勻、準確地重新加熱到固-液兩相區間某一特定溫度,獲得所需的液相體積分數,使固相顆粒懸浮在液相當中,從而為后續的觸變成形工藝提供更為適宜的組織結構。研究表明,半固態坯料原始組織晶粒尺寸是影響半固態漿料中固相顆粒尺寸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獲得細晶組織成為研究者開發半固態漿料制備技術的重要環節。近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將目光聚集到通過改善初生相的形核與長大過程來改善合金組織上,并在此基礎上相繼開發出一些通過控制凝固過程等一系列獲得細晶組織的方法。鑒于此,本實驗通過化學晶粒細化法來減小晶粒的原始大小,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二次加熱的工藝參數,以期在后續的漿料制備過程中獲得細小的非枝晶組織。
實驗所用材料的化學成分為(質量分數,%):5.8~6.2Al,≤0.18Zn,0.30~0.40Mn,≤0.04Si,≤0.005Cu,≤0.001Ni,≤0.003Fe,0.0008~0.0015Be,余量為Mg。合金在4.5kW坩堝電阻爐中熔煉,熔煉溫度在780℃左右,精煉和變質處理完畢澆注到Φ15mm×150mm的金屬型磨具中,并將其鋸成Φ15mm×15mm的小試樣進行后續的等溫淬火。試驗分兩組:第一組為620℃熱處理,等溫時間分別為5、10、20、30、60和90min;第二組的保溫時間為30min,等溫溫度分別為610、620和630℃。選用SRJ×45型箱式電阻爐進行熱處理試驗,并用DWK-702型溫控儀進行控溫,控溫時通過熱電偶和試樣的表面接觸來減少測溫誤差。從試樣放入電阻爐中開始計時,當達到保溫時間,立刻取出用冷水淬火。
與未變質處理的合金相比,變質處理后的鎂合金在等溫淬火過程中組織演變更快。在等溫淬火過程中,發達的樹枝晶演變為不規則的大塊狀組織,而尺寸細小、不發達的則轉變為碎塊顆粒。加熱溫度是影響等溫淬火組織的重要參數之一,溫度偏低,不利于晶粒均勻圓整;溫度偏高,再結晶速度快,晶粒易變形和粗大。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
本文來自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http://www.jshcn.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