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汽車用高強度薄鋼板的生產技術
易成形為各種形狀構件的軟(質)鋼板的開發是汽車用薄板技術進步的開端。然而,當被用作汽車外板時,“柔軟”鋼板容易凹陷。為此,開發了提高硬度的鋼材在成形性優良的高強度鋼板的開發中,利用加入合金元素和熱處理即能使鋼材的高強度化較容易進行,但卻會面臨同時具備較高成形性這一困難。
2 開發硬軟組織混合且具有相反特性的DP鋼
鋼鐵材料高強度化的歷史早就不限于薄板,厚板、鋼管、棒線材等都進行了高強度化。當初利用向鐵的基體中添加Mn和Si等金屬元素使材質變硬的固溶強化,然而此法因加入較多合金而增加了成本,且此高強度化也以440MPa為極限。若須進一步提高到590MPa,則需利用軋制時對溫度變化的精細控制,改變析出物組織的析出強化與淬火組織強化(也稱位錯強化)等熱處理技術才能實現。在部分鋼材的開發中,為了提高韌性,還引入了晶粒細化技術。當初汽車用鋼板的開發也應用了基本的冶金學原理,雖已實現了≤590MPa級的高強度化,但高強度化使鋼材材質變硬而延性變差。其他用途的鋼板,主要成形工藝是彎曲、剪切、焊接;而在重視結構性的汽車用鋼板上則要求能進行延伸、深沖等復雜變形,故柔軟的延性就成了必須的重要特性。因此,在提高鋼材硬度(高強度化)的同時,為了確保必要延性的柔軟度,必然要求進行技術創新。這樣就產生了將軟物質與硬物質混在一起的設想,針對軟質和硬質部分,提倡在鋼板內形成分散的硬與軟晶體的復合組織。在將硬質和軟質混在一起的晶體組織的分散方法中,有多種能適應所要求鋼材特性的選擇。作為最初的復合組織材料為開發的DP即雙相鋼,即鐵的柔軟組織鐵素體(簡稱F)和硬質組織馬氏體(簡稱M)兩者在板內平衡分布的鋼材。鐵在高溫和低溫時的組織不同,在從高溫冷卻到低溫過程中的組織狀態(即實際的晶體構造)會發生變化,如F在650 ~850℃的較高溫度下生成,而M則在300℃以下的低溫產生。DP鋼在熱處理的高溫下首先生成F,若完全生成F鋼質就會過軟;在后序的急冷條件下,F以外的部分就相變為M組織。在熱處理中利用冶金學原理可進行精細的溫度控制,從而生產出復合組織鋼板。自20世紀70年代后開始到80年代,就作為汽車用鋼板進行實用化并快快普及。其后,利用復合組織化加速了新的汽車用高強度鋼板的開發。
3 控制晶體變化生產復合組織鋼板
硬軟共存的復合組織不但是F和M的組合,而且鐵中還含有微量的Ti 和Si等元素,不過基本上是由Fe原子和C原子構成,并且這兩種原子的行為決定了鋼的顯微組織狀態。F是基本上不含C的Fe的晶體組織,但對于Fe和C化物,C的存在形態不同,各組織的狀態就會變化。例如,若從高溫緩慢冷卻,Fe和C化物就會整齊排列成珠光體(簡稱P);若溫度變化較快,就變成了排列較亂、C化物細小分散的貝氏體(簡稱B);若進而急冷,C就沒有時間從Fe的晶體中脫離,而是在熔融狀態下進入晶體內,這就是M。在溫度變化過程中生成的Fe的組織里,F最柔軟,其次是P和B,M最硬。由于可有效利用這些特性的相對差異而構成復合組織,如F(軟質)和B(硬質)組合也是可能的。在DP鋼的成形性較強度更受關注的場合,應增加復合組織中的F量;而要求難變形材質的強度時,則應增加B和M多樣的顯微組織,進行超越原雙相組合的復合組織化。在F中加入Mn和Si、或加Nb而析出強化,材質就會變硬。因添加元素的方法不同,各種組織的強度也會變化。例如由于特定的添加物阻礙從F中析出的C變成鐵碳化合物,一般增加了高溫存在的奧氏體(簡稱A)濃度,使之在冷卻后也能殘留下來。新日鐵從上述各溫度區域產生的各組織硬度、添加物的種類和數量及組織自身的尺寸等很多組合中,獲得了能滿足特性要求的最佳值,從而不斷向市場提供高附加值的高強度鋼板。
4 提高高速變形沖擊強度的TRIP鋼
汽車用鋼板即使在以與沖壓成形等一般變形(靜態變形)約100萬倍的速度變形(動態變形)沖撞時,其強度必須高才能確保汽車的沖撞安全性。因此,理想的汽車用鋼板應在沖壓時“柔軟”,而在沖撞(動態變形)時的瞬間迅速地變硬(提高強度)。 高速變形的鋼本身就具有強度增高的特性,這是由于鋼中的各種各樣的障礙物阻止位錯移動造成,即使在緩慢變形中不阻礙變形的小障礙物,在高速變形中就會成為障礙物。因此,在利用了緩慢變形時位錯移動障礙物少的柔軟F的復合組織鋼上,當進行高速變形時就能有效提高鋼的強度?!⌒氯砧F進行的高強度鋼板開發,既確保了其良好成形性,又在高速變形時進一步提高了鋼的強度。需要關注的是“在常溫組合F和A、變形時A變為硬質M、不斷裂而易延伸”這一原理。然而,要產生這樣的相變,需加入較多的Mn和Ni合金,故難以實用化和大量生產。鋼中的C雖在高溫下溶于鐵中,但若冷卻就生成了A中的滲碳體(Fe3C),基本上沒有溶于鐵中的C。為了在溶C的情況下將之殘留而穩定A,利用微量加入Si和Al抑制Fe3C的生成,冷卻后保持A中的固溶C。在此TRIP鋼的開發中,精確控制影響成形性和焊接性的C量、Si和Al量的同時,還導出了最佳的鋼組成成分和熱處理條件。在TRIP鋼中,常溫下殘留的A在沖壓成形時提供了高延性;沖撞(動態變形)時,在相變為硬質M的情況下,保持了DP鋼以上的高強度。為了防止軟鋼板的材質劣化,還確立了以捕獲固溶C為目標,在300~400℃溫度范圍進行的過時效熱處理技術。
以上資料由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新老客戶來電洽購。
本文來自上海艾荔艾金屬材料有限公司http://www.jshcn.cn,轉載請注明出處。